
节后综合征,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尤其那些节假日生活极度不规律的人们,面对即将要工作、学习的紧张环境感到极不适应。
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休假过后经常出现的一种“适应障碍”的表现,由于能很快恢复,所以也称为“短暂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以 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适应障碍的发生是由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个体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只是轻微的“短暂适应障碍”,短期内人们一般是可以自己调试过来的,但如果长达一周、甚至更久,一直无法恢复过来,一般就需要医生介入治疗了。
治疗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
对适应障碍的病人药物治疗不必作为首选的方法但对情绪异常较明显的患者为加快症状的缓解,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选用抗抑郁药或苯二氮卓类等抗焦虑药。
对焦虑、恐惧不安者,可使用抗焦虑药;对抑郁症状突出者,可选用丙米嗪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
对有妄想幻觉兴奋激动者或出现冲动行为威胁到自身或他人安危时可给予短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症状消失后可继续服药数周再停药。
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应继续进行,特别是对那些恢复较慢的患者更为有益。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当应激源消失后,而情绪异常仍无明显好转,则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除与患者交谈外更应帮助他们如何解决应激性问题也可让他们发泄一下情绪,这对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作用对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除个别指导外,还要进行家庭治疗,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是必要的给予鼓励,再保证建议和环境重新安排等具有支持治疗的作用。
3、支持治疗:如对不能主动进食或进食量少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营养饮水或输液。
4、电痉挛治疗:严重消极自杀企图者或兴奋躁动者可作电痉挛治疗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