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知识库

【2014科普纪事】史无前例的埃博拉疫情

2015/1/23 16:11:48      字号:
分享到:


在2014年,“埃博拉”无疑是卫生领域最牵动人们神经的一个词汇。这种来自非洲的烈性传染病在2014年带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瘟疫灾难。在非洲以外的地区,这种疾病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埃博拉病毒是一类丝状病毒的统称,这类病原体最早在1976年被发现。埃博拉通过体液接触传播,在感染者身上可以很快导致严重的发热、疼痛、出血等症状,死亡率极高。埃博拉之所以如此险恶,与它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最终使患者身体崩溃的并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方寸大乱的免疫系统。

        研究报告显示,这场埃博拉疫情的第一位受害者是几内亚一名两岁的男童,他在2013年年末患病死亡。随后,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的土地上悄无声息地蔓延,到了2014年4月,已有数十人因此死亡。

        2014年7月时,持续蔓延的疫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这种陌生的异国传染病也开始进入了中国百姓的视线。此后,埃博拉疫情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止到12月17日,这次疫情已经造成了18603人感染,其中6915人已经死亡。

        在过去的若干个月中,埃博拉疫情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病例数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受害人数不断突破历史记录。除了疾病本身的凶险以外,这种失控的局面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祸”。当地的基础卫生设施不完善,物资缺乏,脆弱的卫生系统在大量病例的面前濒临崩溃,这不仅加剧了疾病传播的速度,也使患者面临更大的生命危险。另一方面,几个中心疫区的人民受教育水平较低,普遍缺乏科学的健康意识。在疫区,还流传着大量谣言,有人认为埃博拉问题根本不存在,有些人觉得咖啡加洋葱就能把它治好,这些谣言无疑也为防疫工作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当地的传统医学也对防疫带来负面作用。“精神治疗师”和“草药医生”们擅自接诊埃博拉患者,而且极度缺乏防护意识,由此便带来了灾难,埃博拉也正是这样从几内亚扩散到了塞拉利昂境内。

        从埃博拉病毒发现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十多年时间,但目前依然没有任何一种针对性的药物或是疫苗上市,资金和技术支持的短缺是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科研条件完善的发达国家极少受到这种疾病威胁,它在学术界得到的关注也与其危险性完全不成正比。不过在规模空前的疫情面前,情况终于有了一些转变:不少实验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工作都开始积极向前推进。

        现在最有潜力的一种抗埃博拉药物是ZMapp,它是一种针对性的单克隆抗体。在实验性的治疗当中,几位患者用药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一线的医生和患者们迫切地希望得到药物,也有企业已经捐出了部分试验阶段的药品和疫苗。不过FDA也指出,尽管情况紧急,但药品的评估审批步骤依然不应省略:只有经过严格的安慰剂对照实验,才能确保药品的效果和安全性。疫苗方面,葛兰素史克参与研发、基于黑猩猩重组缺陷3型腺病毒构建的埃博拉疫苗也已经通过了一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一步评估当中。

        在这场疫情中,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人们。在与埃博拉病毒的战斗中,医务工作者面临着最大的风险和压力,已有多名杰出的医护人员不幸牺牲,他们离世让人深感悲痛。世界各国的援助也不断参与到疾控工作当中,这其中也不乏中国专家的身影。除此之外,科研工作者们也在夜以继日的工作,理清了疾病传播的来龙去脉。

        除了西非大地上的疫情发展,埃博拉病毒向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扩散也是人们非常担忧的事情。2014年10月1日,美国疾控中心宣布得州达拉斯出现一例埃博拉确诊病例,西班牙、纽约等地也相继出现散发病例。埃博拉的传播能力并不算很强,只要及时发现,在这些卫生设施完善的地方引起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不过民众的担忧依然日益增长。不少人提议切断与疫区之间的交通往来以防感染者入境,然而也有流行病学专家认为,旅游禁令对控制疫情实际有害无益。

        那么,埃博拉有没有可能通过传入中国,带来危机呢?也有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从航线来看,埃博拉传入中国的可能性并不大。仿真研究也显示,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响应,在出现散发病例时造成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中国民众目前不需要对此感到恐慌。

        在几个月的信息轰炸之后,埃博拉再次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然而这场人与疾病的战役还远未结束。要想赢得这场战役,未来还需要全世界持续的重视和参与。在传染病面前,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