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又出了一部失恋疗伤电影《心花路放》,男主角耿浩(黄渤饰)离婚,但还是深爱前妻,好基友郝义(徐峥饰)希望他走出失恋的阴影,带他踏上艳路之旅,希望他知道外面世界很大,重新开始。耿浩在旅途中确实发现自己有喜欢上其他人的可能性,但始终放不下他最深爱的人。他其实也一直想走出阴影,可就是走不出来。直到他发现阴影就是自己的一部分,决定勇敢面对,接受时,却走出去了。这个电影揭露出一个悖论:走不出阴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内心深处,你无法接纳自己。
羞愧与内疚,大不相同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羞愧(Shame)和内疚(Guilt)两个概念。这是两种看起来很相似的负面情感,但心理学认为,它们对人的影响并不相同。羞愧和内疚都会让人自责,但是内疚的人主要只会责怪自己一个特定的行为,而羞愧的人则会责怪自己本身。内疚和羞愧都与较低的自我评价有关,而羞愧带来的失败感尤其强烈。
当你不接纳自己时,分手后就会产生羞愧的想法(例如:“我以前要是不那么任性,他就不会跟我分手了”),而不是内疚。这些想法中暗含着因为没有满足他人的要求,而对自己产生的深深不满。而接纳自我的人则会感到内疚(例如:“我应该适时对他温柔一下,他也需要别人对他的关怀呀”)。这里面也有轻微地对自己的不满,不过这次是因为没有满足自己的标准。根据自我差异理论,羞愧者会因为没有满足别人的标准产生负面评价,而内疚者则因为无法达到自己的标准产生负面评价。内疚的人在负面事情发生后,会想尽办法去弥补,充满同情心,而羞愧的人则想要逃避,或充满攻击性。
那么问题来了,羞愧和内疚到底哪一个杀伤力更大?答案是羞愧,因为它使我们的基本需求——归属感受到了威胁。归属感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独处与和别人在一起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甚至不惜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例如长久的痛苦、烦恼和完全没有益处的陪伴。羞愧是一个危险信号,它降低了我们的自尊水平,还会使我们处于丧失归属感的危险之中。它向我们传达的意思是:(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你不够好,你可能会遭到排斥。
更糟糕的是,归属感的丧失还会进一步扰乱我们的认知思维。如果人们的归属感受到威胁,那么与归属感有关的想法就会通通闯入脑海,使人陷入冥思苦想之中。而这些自动引发的想法又会触动内心里更多的负面自我评价和消极想法,让人更加羞愧,慢慢走向抑郁(相关阅读:失恋禁忌:无时无刻不想它)。羞愧使人们从反刍走向抑郁,停留在失去一切和自责的痛苦之中。极度缺乏归属感的失恋者可能会吃不下饭,无法工作,脑子里总是在想自己的不好,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威胁对方。对他们来说,归属感比生命和尊严更重要。而内疚与归属感无关,它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
自我否定的死循环
不接纳自我的人往往会在分手后陷入死循环,越来越讨厌自我,有更多的负面自我评价,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方面,被分手验证了自己是不够好的。对不接纳自我的人来说,人际关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恋爱关系。因为对自己有着负面的自我评价,他们也会格外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时,人际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自我的感觉。他们会通过自己被接受或被拒绝的程度来衡量自己的好坏,如果别人对自己不好,他们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也会加深,难受、郁闷、羞耻等痛苦感受也就随之而来了。这种情感反应从长远角度来看具有适应意义,人们可以借此了解哪些行为是别人反感的,哪些行为是别人喜欢的。但是,当自卑者(不接纳自己的人)被那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人拒绝时,他们将痛彻心扉。
第二方面,分手原因总是归在自己的缺点上。不接纳自己的人通常都有着遭到拒绝和排斥的历史,他们觉得这样的事情可能再次发生,因此在人际关系中会尽力讨好别人,避免被拒绝。当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他们会倾向于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不断自责,而这又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自我的负面看法。
不仅如此,在自责时,他们还会进行概括化的归因,如“我天生就不招人喜欢”,而不是“我的前任不喜欢我”。与之相反,接纳自我的个体则容易将分手责任推到关系问题,或可控的以及特定的原因上。因此,一段失败的感情不会使接纳自我的人失去自我良好的感觉,但会给自卑者带来致命打击。
心理学家沃勒和麦克唐纳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参与者(286名心理系的学生)要阅读一段描述分手场景的材料,在阅读时,他们被要求想象自己正在与恋爱的对象分手,以产生与真实场景类似的体验。一部分材料描述的是读者自己提出分手的场景,而另一部分则是对方提出分手的场景。然后,心理学家测量了学生们此时的自我评价和痛苦程度。结果正如他们所料:在模拟的“被分手”后,接纳自我者对自己的看法没有变化,而自卑者则大大降低。
正如《心花路放》电影所说,要走出失恋阴影,就需要正面面对。失恋可能反映出了你的一些不足,但这并不代表你不够好、不受欢迎。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你才能接纳自我,发现自己有多么美。只有当你开始接纳自我时,从心底开始爱自己时,别人才会开始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