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知识库

夏末初秋养生保健

2014/8/10 11:21:09      字号:
分享到:

  吃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


  入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上,可推行“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


  多吃水果防止秋燥


    预防秋燥症,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和加强锻炼等多方面来协调。

  应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橙子、柠檬和乌梅等水果,同时,还要保持心理愉快,不烦躁。


  如何运动


  轻松平缓量不过大, 秋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此外,对于经常运动者来说,要特别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睡 

   
  夜晚寒凉防止受寒,秋后空调直接吹在腹部上,则会引起腹泻。因此,立秋以后睡眠时,既要保持空气清新,也要谨防孵空调受凉。


 心情


  入秋之后,阴雨天气多,碰到阴雨连绵时,人体内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而偷懒”,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出现“秋愁”现象。

所以在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

   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

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以消除抑郁情绪。还可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

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