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2016年11月25日期间,在莘庄镇文化活动中心(闵行区七莘路326号庙泾路七莘路)举办名为“芦艺·如意”系列创意活动展,活动由上海市莘庄镇科技和信息化办公室主办,由上海市莘庄镇社区创新屋、上海市莘庄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上海巨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本次“芦艺·如意”系列活动暨响应上海市智慧城市体验周号召,以我们生活中常见且具有中华古代历史性标识的葫芦作为创意科普元素,以葫芦的艺术、创意的制作、如意的生活为主题的葫芦创意展在11月10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上图:政府领导为本次“芦艺·如意”——葫芦创意展启动剪彩
(左起:莘庄镇副镇长顾丽芳、闵行区科协副主席雷志术、莘庄镇党委副书记张春兰)

上图:莘庄镇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参观本次开幕仪式
葫芦的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古代甲骨文中。直至唐朝,“葫芦”这一名称开始流行起来,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甚至出现了七种不同的葫芦名称,在我国也至少有20多个名族崇拜葫芦,因为葫芦多子,所以也被世人寄寓“子孙繁殖多子”的最好象征。在人类数千年发展历史中,葫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逐步由“自然瓜果”转变为“人文瓜果”,从而形成渊远流长的葫芦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在我国文明发展史的过程中,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图:主办方与领导嘉宾介绍本次葫芦展工艺作品
本次“芦艺·如意”系列活动展适合全年龄段的群众进行参观,活动现场开设了多项趣味互动环节,让参观者在参观了解葫芦科普知识同时,获得更多各式各样奇异的葫芦所带来的乐趣。在“芦艺·如意”葫芦创意展中,拥有将近200多种不同品种的葫芦参加展出,其中包括亚腰葫芦、本长葫芦、苹果葫芦、岳云锤葫芦、鸡蛋葫芦等;其中不乏极为稀少且奇特的葫芦品种展示及各品种葫芦的体貌特征、辨别方式及营养价值的全面介绍。

上图:来自各界爱好者参观展览
葫芦的艺术
在2016年11月10日—2016年11月25日展会期间,有将近400多不同品种葫芦制作而成的创意艺术作品集体展示呈现,各类葫芦被设计师们巧妙的变成了茶具、花瓶、盛器、挂件、摆设等各类工艺精品,让各位参观者能够切身体会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朴实无华的葫芦所能带来的无限可能。

首批参观群众认真观看手艺人现场制作各式葫芦艺术品
创意的制作
展会现场邀请中国当代著名葫芦工匠大师现场工艺表演,零距离观察普通葫芦进化为精制工艺品的全过程;活动中,葫芦押画、葫芦烫画、针刻葫芦、彩绘葫芦、雕刻葫芦、匏器葫芦等传统民间工艺也都在现场一一展示。

上图:高工艺葫芦作品
如意的生活
现场还举行了创意葫芦作品大比拼活动环节,家长带着孩子现场体验彩绘葫芦的乐趣,同时也更加深刻的让孩子了解到不同葫芦的食用价值及科普知识,活动环节所有的葫芦作品最终都被主办方进行爱心拍卖,让这份来自葫芦的“爱”传递的更远,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好。


爱好者仔细拍摄下葫芦展上珍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