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抱怨,在“热死人”的天气下,做什么都没有兴致。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睡不醒,吃不下,不想出门,不想工作......难道这都是高温惹的祸?
是的,你没有猜错!这就是高温惹的祸!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个为期3天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员工的幸福感、工作量、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实验者将招募来的21名大学生平均分成3组,每组都有5男2女,尽量排除“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效应。每组7名同学在同一房间里完成为期3天的“工作”,每人都有自己的座位和电脑,每天在早(9:00—11:00)、中(12:30—14:30)、晚(15:30—17:30)3个时段工作。在每个时段内,同学们首先有40分钟的时间读书或者玩游戏,以适应办公室的环境;在接下来的1小时里,同学们需要用电脑完成给定的任务,完成得越好得到的报酬就越多;最后20分钟,实验者对同学们进行相关的生理和心理指标的测量。
3组同学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都是一样的,唯一被“做手脚”的就是温度。研究者们设置了冷(17℃)、适中(21℃)、热(28℃)3种温度。每天的3个时段里,房间的温度都不一样。
实验结果表明,同学们在高温环境(28℃)下的消极情绪得分最高,尤其是紧张和愤怒情绪;在温度适中的21℃时消极情绪最低。在幸福感方面,高温下同学们的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温度适中和低温的环境。对工作积极性的测评发现,温度适中时同学们的积极性最高,而高温下的积极性最低。
也就是说,温度适中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情绪平稳、很幸福、乐于工作;但在比较热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更容易感到紧张、愤怒、情绪低落、不幸福、缺乏工作积极性。
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对于同样的工作任务,在冷、热两种环境中,同学们感受到的“工作量”明显高于温度适中时的工作量。
研究者继而对工作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同学们在21-24℃的环境下,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都达到了最高值;越接近于17℃和28℃时,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越呈现下跌趋势。
也就是说,工作环境太热或太冷时,同学们更容易觉得工作量很大,而且工作效率会降低。
为什么高温让人这么“不爽”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温度较高时,人们吸入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与鼻腔内的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上呼吸道黏膜的调节功能不足以缓解这种差距带来的不适感;生理不适使人更容易体验到各种消极情绪;消极情绪进而影响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进程,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人们可能会感到工作起来更吃力;工作越是费劲,人们的工作动机就越弱。这样看来,还真是高温惹了祸!
来源:科普中国